一个孩子参加高考[微博],牵动全家人的心。每年高考,守在场外的家长[微博]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。
前日,2014年高考正式落下大幕,阅卷和招生工作即将启动。而关于“高考”的话题,这两天继续引发网上网下人们的热议。截至昨日下午4时,“2014高考”热门话题在微博上已经有4.7亿次的讨论量。
“恢复高考第一年1977年的语文和英语试卷,看看你能得多少分?”网上晒出1977年高考的语文和英语试卷,引发了一场集体怀旧;“大佬”们的高考“考砸史”被网民拉出来遛遛,就为佐证一句给高考生的话:莫以高考成败论英雄;当然,最搞怪最有趣的是,各地网友“描绘”的本地高考试题,让紧张了好几个月甚至好几年的考生,不由得轻松一笑。
是苦是甜,个中滋味,这场在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或多或少留下烙印的高考的意义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义。不过,这句话肯定是真理——孩子,考砸了,咱别怕。
感叹篇
90后网友称1977年试卷简单
亲历者说那是真正的“裸考”
“给‘对待同志要象春天般温暖’这句话注音(3分)”、“什么叫拟人手法,举出一例(4分)”、“分析多层复句的层次关系: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,所以,我们如果有缺点,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。(3分)”、“作文60分,在‘在沸腾的日子里’和‘谈青年时代’二题中选其一”……看着1977年北京语文高考试卷中的试题,90后小伙伴们表示“惊呆了”,纷纷吐槽当年的试题和现在比起来实在是太过简单,感叹“实在是太容易了,我能考满分”、“我要是在1977年高考就能考上清华[微博]北大了”……
不过,真正经历过当年高考的人则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反驳年轻人的“错误观点”。网友“清清草原”感慨地说:“记忆犹新!整天都在学工学农的学生,没有文化知识,连英语26个字母都认不全,何谈题目简单。那代人就是这样走过的青春!”
经历过1977年高考的人都知道,除了极少数幸运的人,大部分人都是真正意义上的“裸考”,有的人更是从田野里把泥腿拔出来,披星戴月走了一晚上,才从农村赶到县城的高考考场参加考试。
长沙一学校退休老师符真高参加了1978年的高考。当时,1951年出生的他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,为了养活一家人,他在乡下走村串户给人画像。“我妈妈听到高考报名的消息,就到处找我。那时候没有电话,只有一个村一个村地打听,找到半夜,才在我借宿的一个农家找到我。我连夜赶到县里去报名。”那年高考,符真高的语文、数学都拿了高分,英语却打了0分,所幸的是,他仍然被湖南师大录取,成了一名27岁的大学新生,“我们那届,年纪最大的36岁,最小的17岁,年龄差距相当大。”
志愿填报:
51美术一对一志愿填报服务开启,让你不浪费一分上大学!咨询微信:artbaokao
声明:以上整理自(人民网)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!
返回51美术网,查看更多>>
艺术生的报考神器:51美术网—美术高考报考指南
-
责任编辑:王小云关键字:高考再成国民话题,微博3天,讨论已达4.7亿次